很多企业在规模小,在可控范围之内的时候,运营良好,当规模逐渐增大,门店数量不断增多的时候,反而亏损了,应了那句俗话“不扩张是等死,扩张不好是找死”。这其中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就是“成本控制”问题没有解决好。在探讨如何“降低成本”以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企业各种成本的组成形态,只有了解了这些形式,才能分析出成本无序增长的原因,才能找到有效的控制方法。
成本按照变动形态划分可分为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三类。
固定成本 是指总额与业务量增减变化无直接关系,成本相对固定,其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增减成反比关系。例如:银行利息、房租等
变动成本 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增减,其单位变动成本相对固定。例如:商品的采购成本
混合成本 也称为半变动(固定)成本,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动,但不保持正比例变动关系。混合成本也可进一步细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例如:办公费用、工资奖金、运费、仓储费用、装卸费用等
2、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成本按照组成来源可分为: 直接成本 和 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 是指可以直接计入具体商品的成本,如商品的采购成本。
间接成本 是指不能直接计入具体商品,或者因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成本支出,如商品的降价损失,过期失效商品损失等以及其他不可预见性的成本支出。
3、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成本按照是否可以控制可分为 可控成本 和 不可控成本 。成本是否可以控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理论上讲所有成本都可以控制,越高级的管理人员,对成本的可控力度越强,但不一定是最佳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划分,基本上能把企业中的所有成本按形态归类,从而找出“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组成单元;找出“间接成本”的组成因素;找出成本不可控制的原因,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的针对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例如:
一、固定成本方面可以考虑的方面
固定成本不可变,但是如何提高单元成本的使用率
1、银行利息:固定的银行利息不可改变,但可以通过加快资金流动,减少银行贷款,从而减少资金占用利息
如何减少库存的自有资金占用
如何实现滞销商品的管理
无效益商品的及时淘汰
如何实现商品的 abc 分类管理
降低采购价格、增加采购频次、减少批次采购量都可以减少资金占用,但如何把握“度”,否则会出现其他成本的上升,会出现其他的损失。
增强资金的利用率:如何把门店每天的收入及时进入总部可以调动的总资金内?如何实现“收支两条线”的管理?
2、房租:总体房租不可变,但可以从“如何提高店面利用率”方面考虑。
如何吸引供应商?
如何管理促销人员?
如何协调促销供应商的品种冲突?
3、工资
绩效变动工资的实现。
二、变动成本或混合成本可以考虑的方面
1、如何降低采购成本
提高采购人员素质:计划的合理性
端正采购人员的工作态度:比价采购、
采购过程的全过程控制管理
完善针对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
2、如何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减少环节:直送,总部结算
减少配送次数:批次量、合理库存
加快配送速度:配货速度、送货路线安排、提高环节间的衔接水平,简化交接手续
减少环节:直送,总部结算
3、如何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科学优化的流程
相对公平的绩效考核体系
减少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成本: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总部与门店的信息传递
供应商自理:供应商自己控制商品在各个门店的动态
减少退货成本。
如何减少采购退货频次,减少劳力成本
如何减少门店退货频次,减少劳力成本和物流成本
4、减少 库存商品的残损损失。
减少仓储环节的损失
减少运输环节的损失:安全措施、环节交接等
如何减少超市门店的丢货损失:顾客丢货、监守自盗、损失转嫁等
5、如何杜绝过期失效商品产生
采购环节:生产日期、有效期的购进要求
仓储环节
门店环节
加大问题商品(近效期、滞销等)处理力度:退货时间预警机制;问题商品的促销力度;问题商品的处罚机制
上面的每一个条目都可以作为一个管理的议题,通过上面问题的分解,企业基本的成本问题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上面的所有问题都能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那企业的所有成本都将成为“可控”的。
作为企业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怎样的解决方案才是最适合本企业的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规模、不同的经营模式、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解决方案”的制定,但是也有一些共性的原则,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希望能起到参考作用。
1、成本动因分析法
成本动因指引起成本变化的原因。按照是否增值,成本动因可分为有效动因、辅助动因和无效动因。有效动因是能直接增值的活动,辅助动因是能辅助增值的活动,无效动因是不能增值的活动。有效动因的留着,无效动因改进。成本动因分析是成本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
2、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又被称为 ABC ( Activity-Based Costing )成本法,是以作业 (activity) 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 ( 商品或服务 ) 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DWVCZZ
ABC 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依赖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ABC 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 包括期间费用 ) 作为商品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更准确真实。 Zy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商品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ABC 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和商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例如:基于流程的成本分析法:
采购成本:指采购订货到商品入库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成本 — 人工、电话、验收费用等
仓储成本
销售成本
配送成本
运输成本
管理成本: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沟通成本等
资金占用成本:存货资金占用成本、应收帐款资金占用、供应商资金占用
缺损成本:缺货损失,丢货损失、报损损失、过期损失等
3、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是通过对成本、数量、利润三者内在关联联系的分析,为成本决策提供信息的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有几个重要概念:
保本点,是销售收入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处于同一点上的业务量水平。
边际利润,又称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超过变动成本的差额。 8sMo
单位边际贡献,指单位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
边际贡献率,是单位边际贡献除以单位售价的比率,也等于边际贡献总额除以销售收入。
这种方法在企业经营策略调整时,用于分析新策略对经营的影响。
4、成本控制的原则的基本原则如下:
第一,管理层重视和全员参与的原则
企业管理层重视支持、并制定客观准确的成本控制标准,适当地激励,并严格控制自身的责任成本。员工养成节约习惯,关心成本控制的全部、正确理解成本控制的信息,合作协作,降低成本。
第二,全面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中,必须对成本活动的全过程、全员、全范围进行全面的控制。
第三,循序渐进和坚持不懈的原则
成本控制是一项长远和短期相结合的管理活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和坚持不懈的原则。 6kE
第四,成本效益与例外管理结合原则 nC3}=G
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相结合,预算控制与例外管理相结合,实现成本控制综合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