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首页
医药零售连锁品类管理实操作指南

七、品类价格带及价格带内SKU数

品类的价格带是决定一个企业应该有多少SKU的重要参数,确定价格带时一定要参考同行的价格带状况。

确定每个价格带内的商品个数要参考连锁的规模与地域分布,大型连锁因为地域跨度大,商品重合度相对较差,为了能够适应“不同区域的消费习惯”所以品种数要相对多一些。

1、价格带区间个数的确定方法

在连锁总部,确定一个小类内有多少个价格带,要根据连锁内门店的顾客群体决定。例如一个连锁企业门店数量较多,门店分布广泛,各门店面对的顾客消费能力参差不齐,这样的连锁总部,根据小类情况,品种多的小类规划3-8个价格带,品种少的小类规划3-5个价格带,这样可以方便不同门店安排不同的价格带商品。

确定每个小类的价格带,比较简单的方法,先根据ERP系统的销售数据,自动区分价格带,并计算出每个小类的平均品单价,双向扩展确定小类的“高、次高、中、次低、低”价格带区间。为了保证确定的价格带不脱离市场,建议针对“高、低”的价格带,参考一下同行的数据,再来修正相关数据。

方法一:根据常规顾客理解习惯的简单分类方法:

★10元以下:以2-3元1个差别:0-2.9,3-5.9,6-9.9

★10-20元:以3-5元1个差别:10-14.9,15-19.9

★20-50元:以10元1个差别:20-29.9,30-39.9,40-49.9

★50-100元:span>以15-20元1个差别:50-79.9,80-99.9

★100-200元:以30-40元1个差别:100-130,130-170,170-200

★200-500元:以50-100元1个差别:200-250,250-300,300-400,400-500

方法二:根据实际销售的平均销售单价分类方法:

★按平均销售单价,上下延伸确定价格带,以“差率在20-30%之间”确定,在5元以下的按上下1元左右差作价格带,在5-10元之间的按上下2元左右差作价格带,10-20元之间的按上下3元左右,20-30元之间的按上下4.5元左右,30-40元之间的按上下6元左右。

★例如:平均销售单价为9元,则中价格带的为7-11,高价格带为11-14,低价格带的为4-7

★例如:平均销售单价为18元,则中价格带的为15-21,高价格带为21-25,低价格带的为11-15

★平均销售单价的计算方法:如果为了准确,建议把“临床品种”剔除之后计算平均单价,这个“平均单价”就是“中价格带”;(或者根据医药公司零售商品的实际情况,用这个小类或子类的品牌商品的平均单价,这个价格就是高价格带或者次高价格带)。

2、价格带内SKU数确定标准

★临床品种及品牌一线品种个数不在下述标准控制范围之内。原则上只要有需求都应该存在。

★根据医药公司零售商品的实际情况,把小类占总销售贡献“小于百分之一”的,并且小类内品种个数少于20个的,按小类计算价格带,品种数在10个以内的规划为3个价格带,品种数在10个以上的规划为5个价格带。其他的按“子类”划分价格带。

★针对按“子类”划分价格带的商品,根据每个“子类”占小类的占比,子类占比小于1%的,原则上1个价格带,SKU原则上不超过2个。单价小于5元以下的,也是只有一个价格带,但是SKU数可以有3-4个商品;子类占比在1-3%之间的,原则上1-2个价格带,SKU原则上不超过4个;子类占比在3%-15%之间的,原则上2-3个价格带,SKU原则上不超过6个;子类占比在15%以上的,原则上3-5个价格带,SKU原则上不超过8个;

★针对“包装量”不一样的,每个价格带内可以多1-2个商品。例如:复方丹参片:规格中有“50,60,120,150,200片包装”不等,企业应用的价格带有“2元,4-6元,10元,19元”4个价格带、共7个商品,按规则这里可以再添加4-5个SKU。

★针对存在“含量”不一样的,每个价格带内可以多1-2个商品。例如以“阿奇霉素”为例,在经营商品19个品规,含量有“0.125、0.25”2种,规格中有“6片,12片,8片包装”,现在企业应用的价格带有“10-15元,16-19元,23-28元,80元”4个价格带,其中“一类1线”品规 2个,临床品种2个,常规商品的价格带3个,也就是说常规商品品规6个即可,考虑到多包装、多规格的情况,常规商品品规10-12个即可。

举例:下图是某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的消化道系统的肠胃类内的“抗酸药\抗溃疡\胃炎治疗药”分析图例:

3、门店选配价格带方法

门店商圈的顾客群体决定商品品类及价格带区间。门店商品价格带不可能一次就完成的,顾客群体也是在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了解的。

新开门店的铺货可以按相似门店的现有库存为模板。也可以把商品分成N个品类集合,根据门店商圈的顾客群,选配不同的铺货集合。

门店经营过程中的价格带调整:先计算出每个小类的平均品单价,按前述方法确定前后价格带区间。

在进行顾客购买力分析的时候,一般使用“客单价”作为标准。门店进行品类价格带调整的时候,要以这个门店的中类“客单价”,与整个连锁的同类客单价相比,从而判断选配中高价格带区间,还是选配中低价格带区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