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首页
医药零售连锁品类管理实操作指南

二、品类管理基础知识

品类管理的理念是从快速消费品行业发展起来的,完善过程主要是由生产企业推动的。顾客从物质匮乏年代的“无选择”到商品极度丰富的“无法选择”,延伸出品类管理的相关需求。

传统的零售企业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商品的引进、售价制定、商品陈列、促销活动等方面,很少考虑“顾客感受”。现代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顾客需求”进行。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顾客信息,分析顾客行为,尽可能在合适的区域为顾客提供适合的商品或服务。

品类管理本质就是管理企业经营品类的运行轨迹。品类管理的目标就是构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快速反应体系(ECR)。一切以顾客需求为核心,当企业的理念与顾客的需求重叠的时候,即是企业成功之时。

建构本企业的品类管理体系时,下面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第一原则是顾客能买得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企业要有足够的商品和足够多的选择满足不同层面、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商圈的顾客需求。这就需要明确企业的客群对象,研究客群对象的商品需求。

★第二原则是顾客能够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这就需要进行商品陈列和货架空间管理。陈列布局不合理、品类布局不衔接、陈列展面和位置不显眼,顾客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这就等同于没有。

★第三原则是顾客能够选择到自己愿意承受价格的商品。这就需要企业梳理价格带布局。

★第四原则是顾客能够享受到自己需要的服务。这就需要提升营业员的专业化知识,提升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品类管理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上面的“四项基本原则”可以分析出来,企业要赢得顾客青睐,简单点说必须做到“品种全、价格低、服务好”。

★品种全:企业是不可能把所有顾客需要的商品都汇集到店内的,但是企业目标顾客的商品需求是要满足的。企业会通过品类的销售结构、会员的分类结构、目测顾客的信息收集等手段分析出顾客的需求特征;通过成交率(=成交人数/进店人数)判断品类与顾客的适配度;通过品类分析找出需要补充、淘汰的商品和品类;通过供应链体系减少缺货损失等等。

★价格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要能让顾客有这方面的感觉就可以了。顾客对价格敏感的商品主要是集中在名优品牌类商品上。企业把这些名优品牌类商品特殊定价,并通过促销DM、POP等不断强化顾客的价格记忆。

★服务好: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范围有别于快速消费品行业。没有专业化的药品知识是无法做好营业员工作的,更不可能正确的给顾客推荐商品。

通过上述分析,构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快速反应体系(ECR),是需要采购、营运、物流、人力资源等多部门协同作业的。不仅需要理论方法的支撑,更需要ERP系统的支持。品类管理的流程从理论上讲主要分为下图的8个步骤,这几个步骤不是完全独立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通过明确企业策略、优化工作流程、梳理组织架构、完善ERP体系、调整绩效体系、协同部门合作等多个方面共同完成。

★明确企业策略:企业策略决定品牌战略、决定客群目标、决定目标品类。

★优化工作流程:顺畅、严谨的工作流程是良性企业运转的保障。

★梳理组织架构:组织架构不明确,就无法确定部门岗位职责,就无法制定绩效体系。

★完善ERP体系:品类策略制定离不开数据分析;品类策略的执行离不开ERP的过程控制;品类评估离不开数学评估模型。

★调整绩效体系:品类策略执行需要奖惩制度体现。

★协同部门合作:品类管理涉及采购、营运、配送、门店、人力资源等多个部门,只有联动才能保障策略的执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