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有很多人讲是“留住常顾客”,难道“流动顾客不需要关注”?也有人说“会员可创造更大价值”。其实前面说的这些都很重要,但是都不是“会员管理的真正目的”。
因为零售连锁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自由顾客”,这样就需要研究他们的行为、喜好,从而分析出他们的需求,企业再围绕顾客需求,制定更“贴近需求的服务”。否则就会出现“企业很忙活,顾客不买账”状况。
所以要作会员管理之前,先要做好会员分析。会员分析都从哪些方面进行呢?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商业企业的本质:“卖什么?卖给谁?怎么卖?”。
★医药零售企业首先是“卖药的”,其次是“健康服务”,再其次是“边缘需求:美妆产品、绿色食品、便利日化、便利食品等等”。
★每个企业的主要顾客群体一定是“聚焦”的,“每个顾客都照顾到,那就是哪个顾客都感受不到照顾”,所以研究“目标客户群体的各种行为”是营运过程中的重点工作。
★企业经营过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天天有变化”,对手在变化、商品结构在变化、国家政策在变化等等,所以营销策略的执行结果判断就非常重要,只有不断的改善、优化营运策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企业起码需要知道:
★商圈内顾客对什么品类比较关注,这一品类的商品就要丰富。顾客对什么价格带的商品比较敏感,价格体系要围绕这个价格带制定。
★商圈内顾客都是什么年龄、什么性别的结构,从而判断用什么样的促销手段才能吸引顾客上门。
★商圈内顾客什么时间购物比较集中?从而制定企业自己的班次人员、制定促销的时间段。
现在顾客的“维权意识”都比较强,不要把“敏感”的信息纳入管理范围。只需要把那些对企业后续分析、服务有帮助的信息管理起来就可以了。
例如下图的“健康活动”,企业可以制定一些“活动方案”,由顾客选择,为了分析顾客的关注重点。“各种疾病类型”为了分析顾客的疾病状态,为了能够丰富品类时提供参考。
会员消费可以是1元积1分,也可以1元积N分,也可以N元积1分。
个人倾向于N元积1分的策略,例如“满10元积1分”,当顾客消费不够10元的时候,收银人员可以善意的提醒“您再买个1.5元的口香糖,就可以购10元了,就可以多积1分了,您需要吗?”。
如果企业想主推某类商品,可以把某类商品多倍积分。例如中药饮片按2倍积分、保健品按3倍积分等等。特殊促销的时候,也可以单独拿出某些商品10倍积分。
针对特价商品也可以不积分。
针对会员返利的规划,一般以销售额的3%-5%为宜,如果低于3%的话,顾客对返利的反应就会比较淡,很难起到“锁定常顾客”的作用。如果高于5%的话,企业的利润损失又会很大。
总体来讲,制定返还策略时,积分越多,返还的比例应该越高。例如有的企业规定“1元积1分,满100分就可以兑换2元代金券,满500分可以兑换15元代金券,满1000分可以兑换40元代金券,满2000分可以兑换100元代金券。”。
针对大型连锁企业,原则上不要只设置“兑换赠品”的策略,因为赠品对顾客的吸引力不会持久,还是应该考虑“积分抵现金”或者“积分换购商品”或者“积分转储值”的方案。
由于“积分兑换的费用分摊问题”,很多连锁企业做会员管理的时候,都把加盟店分离出来。但是这样很容易让顾客误解,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加盟店的管理。企业用“平均成本分摊法”可以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方法如下:
★计算出积分兑现的平均成本,例如积分兑换的平均成本是3%。
★某个加盟店每月积分是5万,加盟店每月向总部交费“5万*3%=150元”。
★如果是“积分兑换赠品”的方案,总部就配送给门店等价值的商品。
★如果是“积分直接换购或者抵现”的方案,每月总部把这个加盟店的“换购或者抵现额”分给这个门店。
★门店实际兑换的赠品明细的成本上传到总部。
★门店需要向总部交纳的积分费用,与门店实际兑现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需要双方调解的数额。
会员日的本质是“顾客可以在固定的日子知道店堂内的常规促销活动”。这样企业可以省却投放DM的费用,同时也能让顾客产生固定习惯,是一种不错的促销模式。
会员日具体设计到哪一天合适呢?不要不加分析的设计成“147、258、369、5-10等”日期,首先应该分析一下,企业希望在会员日促销哪些商品?促销的对象是哪些群体?如果是以年轻人群为主的,建议把会员日设置到“周六、周日”为主;如果是以中老年为主的,建议不要设置到“周六、周日”。
会员日的让利幅度:在宣传形式上,会员日的让利幅度一定要“足够吸引目标顾客群体”。
会员日的促销商品准备:按“疗程”服用的商品、按“组合”服用的商品等等。
会员级别设置目的是引导顾客产生更多的消费,所以“晋级、降级”的策略要围绕“消费金额”制定。
例如:
★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为30%。
★普通卡的折扣为97折、银卡为95折、金卡为92折、贵宾卡为90折。
★顾客一次购买100元以上,免费办理1个会员卡。或者按5元工本费购买一张会员卡。
★2年内销售额满2000元,会员卡级别自动升级到银卡。
★2年内销售额满10000元,会员卡级别自动升级到金卡。
★每年年末作为一次积分清理,把2年前的“消费”扣除,同时根据剩余消费,重新计算“卡级别”。
会员也是顾客。会员分析也是顾客分析的一种。只是会员分析能够更加聚焦,把主要顾客的行为、状态、特点、喜好等分析的更准确。所以会员分析主要以普通顾客为目标参数比较分析。
★占比分析:通过会员的销售状况、客流状况等占总数据的百分比,从而判断企业对顾客服务状态、顾客对门店的认可状态。
例如下表,主要分析各项占比,解释如下:
※“毛利率”与“会员毛利率”的比较分析:一般情况下“会员毛利率”剔出“会员折扣差率”后,要与“平均毛利率”基本是一样的。如果“会员毛利率”小于“平均毛利率”,那就危险了,那说明会员是到店里来是 “淘便宜货”的。例如上图“会员毛利率=14.12” 、“平均毛利率=19.16”,企业又没有启用会员折扣,二者差异5%以上,就明显说明会员对企业的价格体系是不认可的,说明会员到店里来只是选择那些他们熟悉的敏感商品而已。
※会员占总销比:= 时间区间内会员的销售额/总销售额。主要用来分析“常顾客的比率”,如果门店商圈主要以社区为主,会员的销售占比应该可以占到70%左右,如果低于这个数据,说明门店还有增长潜力。如果是繁华商圈内的门店,会员销售占比可能就只在30-50%之间了。
※“客单价”与“会员客单价”的比较分析:一般情况下“会员客单价”要高于“平均客单价”。特别是有会员促销活动的时候,二者差异更大。如果“会员客单价”小于“平均客单价”,那就危险了,那说明会员是到店里来“补缺”的,或者“淘便宜货”的。
★比较分析:会员的客流量、客单价、品单价、客品数等参数与平均值的比较分析从而判断顾客状态。
★会员商品分析:如果会员销售占必比较高的门店,需要分析会员销售商品,会员次数多的商品可以做为会员促销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