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首页
医药零售连锁品类管理实操作指南

十六、分析体系

企业的分析体系可以从很多角度展开。例如:以“进销调存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分析;以“人财物的行为主体”为主线分析。不管哪种角度,目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

1、供应商主线分析体系

★供应商贡献分析:供应商的采购额、付款额、销售额、毛利率、营业外收入。

★供应商考核:订单到货率、到货及时率、到货差错率、平均批号个数、价格差错率、滚动付款率等。

★供应商类型结构分析:分析从工业、商业、代理商、联合采购体等方面的采购占比,分析各类的销售贡献,判断企业供应商结构是否合理。

★应付账龄分析:判断企业在供应商的地位。

2、顾客主线分析体系

★分析时间区间内的客单价、客流量、品单价、客品数等数据,主要是通过不同时间区间的数据比较,通过各项指标的变化,发现企业的实际问题。

★会员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门店会员销售占比、会员客单价、品单价与平均值的差异,判断门店是不是顾客第一首选。

★重点顾客分析:分析高销售贡献会员的购买品类,为会员营销提供依据。分析高毛利贡献会员的购买品类,为会员组合营销提供依据。

★通过目视顾客信息,分析进店顾客的年龄、性别、购买力,从而整体判断品类、价格等与顾客的匹配度。

★购物篮分析:主要分析顾客购物过程中,不同品类的关联度。

★品类客户数占比:主要目的是分析某类商品对顾客的吸引度。此数值越高表示购买此类的顾客越多。

★品类关联度:大家都知道购买感冒药类的顾客一般都会购买抗菌消炎类的药品,但是这个比率是多少?这个数据是联合用药、关联销售、关联式陈列的重要参数。

3、商品主线分析体系

★商品贡献分析:销售额贡献、毛利额贡献、客流量贡献、综合贡献指数、销售毛利率与库存差价率的比较分析、库存可销天数。

★商品分类贡献:商品的各种分类交叉分析,例如:分析大中小类的品牌贡献;分析大中小类的ABC贡献。

★价格带贡献分析:分析每个价格带的销售额、客流量,为商品定价提供依据。

★客单价带贡献分析:分析每个客单价带的销售额、客流量,为商品促销提供依据。

★库存结构分析:动销率分析、存销比分析、库龄状态分析等分析库存结构是否合理、库存风险的状态。

★静态与动态数据的比较分析:例如大中小类的静态库存综合差价率与实际销售毛利率之间的比较分析,可以判断出营业员的销售导向;大中小类的静态商品平均单价与实际销售的平均单价之间的比较分析,可以判断出顾客的价格带接受区间与企业的定价区间的差异。

4、采购员主线分析体系:

★主要分析采购员的以下数据: 负责品种个数、ABC每类品种个数、库存进价金额 、有库存品种个数、缺货品种个数、在库90天库存金额 、在库90天批次个数、过期库存金额 、过期批次个数、近效期库存金额、近效期批次个数、 库存中已付款金额、库存中未付款金额、资金占用率、采购金额、采购品种次数、付款金额、 滚动付款率、应付帐款、退货金额、退货品种次数、期间销售金额、期间毛利额、期间毛利率、区间内销进比率、A类品种当前缺货个数、 B类品种当前缺货个数、 C类品种当前缺货个数 、涉及供应商个数、 总配送满足率、A类配送满足率、B类配送满足率、C类配送满足率等。

★主要分析营业员的以下数据:销售额、毛利额、毛利率、销售笔数、顾客数、客单价、主推ABC销售额、提成额、任务完成率等。

返回列表